電能是使用最方便、最廣泛的二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都可以轉化為電能。電能的利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電能的便捷利用激發出人們對電能的強烈依賴和剛性需求。
在電網行業,數字孿生可以幫助改善決策,并在虛擬化/軟件定義的環境中使用強大的模擬器及分析技術,來優化電網的業務。那么,應用于這一領域的數字孿生正經歷著哪些發展變化,又如何面對業務需求的挑戰?
在后冬奧時代,國網冀北電力將以“融大網、強主網、提外送、優配網”為重點,建成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綠色低碳、智慧共享的堅強智能電網,以適應分布式清潔能源并網和多元化負荷規?;l展需求。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2北京冬奧會和北京冬殘奧會不僅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的非凡成就。綠色能源從“發得出”到“用得上”,離不開電網的有力支撐。
按照新的產業定位,煤電行業將由電量主體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型。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是煤電企業轉型的必然路徑,也是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要求。
眼下,浙江湖州的安吉白茶進入開采期,電網迎來春茶炒制用電高峰。自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著手對炒茶生產區內23條10千伏高損線路進行治理后,每年降低電量損耗達到440萬千瓦時,為農戶節省電費成本約180萬元,架起了茶農奔向富裕的“幸福線”。截至去年底,通過電氣化改造,安吉縣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的占比已提高至55%,促進傳統農業示范點生產效率提升40%。
10日,舟山五端柔直輸電系統舟泗換流站滿功率運行超過24小時,標志著該工程大功率試驗全面取得成功,具備五站滿功率運行條件,將實現海上風光潮等新能源全額消納。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10日對外公布。在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方面,《意見》提出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推動適時組建全國電力交易中心。
4月8日,電力革新社和麒麟學院聯合邀請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機巡中心王紅星主任、大疆創新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總監高翔,與北京能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開虎一起圍繞主題“無人機助力能源行業邁向全域數字化智慧巡檢新時代”,共同探討當前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電力、油氣、新能源、礦業等能源產業當前的現狀及困難,針對以上難點及應用場景,大疆集合專家智慧給出新答案。
近期,廣西2022年度二季度電力雙邊協商交易圓滿完成,廣西天然氣發電企業首次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交易并自主成交電量1.5億千瓦時。這標志著廣西氣電正式進入電力市場,廣西能源電力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今年1月5日,國家電網公司在浙江省創新推出“一鍵響應”需求側管理模式,通過深化應用新技術,推動實現電力保供的精細化、數字化。國網浙江電力以高彈性電網建設為載體,通過資源集聚、數字賦能、機制突破等方式,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
寧夏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承擔著向全國十幾個省份送電的任務。2021年寧夏累計外送電量904億千瓦時,創年度外送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寧夏10年間通過建成運行成功的銀東、靈紹兩條外送直流大通道,累計外送電量突破5000億千瓦時大關。寧夏如何打通輸送電能大通道?
3月31日12時,隨著1、2號主變壓器送電成功,安徽電網首座110千伏模塊化變電站——110千伏沙埂變電站投運。
寧夏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承擔著向全國十幾個省份送電的任務。2021年寧夏累計外送電量904億千瓦時,創年度外送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寧夏10年間通過建成運行成功的銀東、靈紹兩條外送直流大通道,累計外送電量突破5000億千瓦時大關。寧夏如何打通輸送電能大通道?
今年1月底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以及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2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等,均對“加強電力現貨市場與中長期市場的銜接”做出明確表態。
2022年1月迄今,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中國華電、中國大唐、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集團,即“兩網、五大發電”已經發生了四樁高層人事變動。
中國電力網(電網)新聞資訊,電網,電力網,中國電網新聞,電力網資訊